2018-05-23

輸入專才加劇房屋壓力 應削減人數以長遠應對土地及居住問題

人口增長影響土地需求 – 正視輸入專才影響
最新數字超當初3.3倍 每年最少5千人延期留港
攜家眷申請更創新高 與港人競爭單位

土地供應專責小組(土地小組)上月底推出諮詢文件,各智庫及民間團體紛紛提議填海及公私營合作等不同方案。可是,環保觸覺(本會)昨日發表統計數字,認為除單程證外,經「輸入內地專才計劃」來港的大陸人亦為房屋帶來壓力,要求削減人數以長遠應對土地及居住問題。

本會在過去兩個月向入境處查詢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申請由2003年開始接受申請開始,至最新2017年年度的來港人數(大陸專才)數目,以及這批人士延期留港申請與攜同家眷來港數字。數字反映2017年獲批的大陸專才有12,381人,比2004年的3,745人比較,升幅逾3.3倍;而大陸專亦可以「受養人」申請家眷來港,這批家眷的人數由2004年528人,大幅增加至2017年2,983人。

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認為:「大陸專才來港工作要租用單位安頓,而帶同家眷更相信要個別一個單位。對比每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才平均13,000個左右,愈來愈多的大陸專才是實際上影響本地人的居住,要麼競爭租盤,要麼競爭買入單位,將租金及樓價都推高。」

譚亦批評2011年至今每年有最少5,000個大陸專才獲批延長留港是過多:「當提到開發時就『多管齊下』『無單一方法解決問題』,為何當局又不檢討這批人帶來的負面影響呢?負責任的政府不應提倡犧牲本地環境,不停開發去容納遷入人口!反之是在土地政策提出如何保護本地人的自然環境及生活空間!」譚最後提議將大陸專才的人數減少,目標是5-10年內培養本地人出任9成現時要大陸專才的相關職位,舒緩可預見的房屋及土地開發壓力。

回應政府上週加推名額一千個的「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」,譚亦同時表示質疑:「當局未有充分評估『大陸專才』對房屋壓力的影響,上週更倉促增加類似計劃,揚言兩星期及「三張紙」便可批核,決定十分輕率。」譚要求政府盡快檢討所有入境計劃,包括其租用及/或購買單位所衍生的房屋壓力。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