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5-21

環保觸覺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意見書

政府於1998年公布《減少廢物綱要計劃》,計劃落實多項防止廢物產生計劃及體制計劃,以落實減少都市固體廢物、增加回收率的目標,在2010年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達52%後,更在《減廢•回收妥善處理廢物》目標中,訂立2014年回收率達55%的目標,但隨後幾年,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卻不斷下降,就各項廢物訂立生產者責任計劃刻不容緩。

環保觸覺 (本會) 贊成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立法,但認為當局應該將「回贈制」改為「按樽制」,按樽金額不可過低,長遠亦應先減廢 (Reduce) 先於回收 (Recycle) 。

「按樽」比「回贈」更有效

本港不少飲品使用按樽制回收玻璃樽,亦已有完善的網絡和制度進行「回樽」。根據方便營商諮詢委員會,有關「飲品玻璃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營商環境影響評估」文件顯示,非酒精類飲品的四大供應商在2012年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%,其中兩家已經設有按金退回式的玻璃樽回收計劃;而玻璃樽裝奶類飲品當中,絕大部份都屬於一家已設有玻璃樽回收計劃的公司。在有設有回收計劃的四家公司當中,有三家的回收率能夠持續達到或超過90%。

根據全港其中兩間最大型的飲品供應商的數據顯示,近年其可重用玻璃樽回收率 (即按樽制) ,高達93-95%,可口可樂公司曾表示,每個可樂玻璃樽大概可循環使用20次。

可重用玻璃樽回收率 (即按樽制)

年份

維他奶

可口可樂

17-18 N/A 95%
18-19 94.87% 95%
19-20 93% 95%

有大學過去一年就膠樽按樽制於本港實施的可行性進行研究,研究發現有逾 6 成受訪市民是表示支持外,也有逾 7 成的朋友表示願意回收是望為環保出一分力,更稱如膠樽能妥善被回收,會增強他們的回收信心。全球多國普遍以按樽制回收膠樽,即消費者在購買飲品時繳付按瓶費,回樽時退還,包括德國、丹麥及澳洲等,平均回收率7成以上。以德國爲例,膠樽按樽費為2.2港元,回收率高達97%。

環保觸覺建議,參考現時玻璃樽「按樽」的做法,實行「膠樽按樽制」,而按樽金額亦不能過低,應參考外地做法,將「按樽」金額訂為一元或以上。

「按樽」金額必需多於$1

早前多個環保團體委託香港民研調查發現,當局提議的1毫回贈方案,僅吸引到40%受訪市民回收膠樽;調查又發現,如將回贈或按樽金額提高至1元,支持度則可分別大增至有83%及71%。調查結果顯示,回收膠樽可回贈1元的方案較受市民歡迎。

另一個由環保團體進行的調查亦顯示,支持按樽制的市民,63.2%受訪者人支持按金設為1元;26.9%支持為5毫。反映出現時政府推行的一毫回贈金額未必是大眾支持的金額。

諮詢文件建議回收膠樽只有一角回贈,實屬太低。香港七十年代中一瓶可樂、維他奶售價三角,按樽2角,後者是售價的三分之二。到了1977年,可口可樂刊登全版廣告,宣傳新推出的一公升玻璃裝可樂產品,售價二元,按樽費一元,後者更高達標價的五成。

本會進行的研究顯示,全球多國皆使用「膠樽按樽制」鼓勵回收。參考塑膠飲品容器回收率最高的德國(97%)、荷蘭(95%)、丹麥(94%)等,退回膠樽按金至少有一元。現時香港膠樽回收只有0.5%,如果回贈只有一毫,成效存疑。澳洲名義上做按樽制,但消費者其實不用付出按金,實制上如同回贈制,回收率亦都偏低。

地區

按樽價錢

回收率

德國 $ 2.2 97 %
荷蘭 $ 2.2 95 %
丹麥 $ 1.2 – $ 3.5 94 %
加拿大 (薩斯喀徹溫省) $ 0.6 – $ 2.6 88 %
冰島 $ 0.9 87 %
美國 (加州) $ 0.8 65 %
澳洲 (ACT) $ 0.6 (實屬「回贈制」) 14 %

現時文件建議的市民或誤認為回贈制「有著數」,購買更多膠樽飲品。環保觸覺建議,參考現時玻璃樽「按樽」的金額,將按樽金額訂為一元或以上,讓市民以熟悉的金額、熟悉的做法處理膠樽回收。

減少製造比做好回收更好

正如政府在《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》提及「談到減少廢物,不期然會聯想到循環再造,但答案其實並非如此簡單。減少廢物運動要取得成功,除了回收再造,還需大家同心協力,盡量避免製造廢物。」

為了鼓勵源頭減廢,由2018年2月20日起所有政府場地自動售賣機停售一公升或以下的樽裝水,涉及地點包括運動場館、表演場地、政府合署、公園、郊野公園、政府停車場、公共運輸交匯處或渡輪碼頭。政策成效顯著,特別在郊野公園明顯少產生膠樽,亦鼓勵市民自攜水樽、使用飲水機或加水站。

除了提高回收率外,更重要是「源頭減廢」,在增加回收之餘,更應該進一步誘因,減少膠樽飲品的需求,例如進一步在政府場地禁止售賣樽裝飲品、政府亦應停止採購即棄式膠樽裝飲品,並在政府場地進一步加設飲水機或加水站,亦應鼓勵私人機構跟隨。紐約市長去年簽署了一份新的行政命令,禁止在紐約市政府擁有或租借的物業出售即用即棄式膠樽裝飲品,據估計這個行政命令影響接近全市的四分一地區。除此之外,市政府機構亦不得購買或發售即棄式膠樽裝飲品。紐約市政府表示,這樣可以減少每年市政府採購的至少 100 萬個即棄式膠樽。

然而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」並無提出減少製造即棄式膠樽裝飲品廢物長遠藍圖。市民誤以為只做好回收,就完成其責任,但實際上人均廢物量只會繼續上升,對香港整體廢物管理而言並非理想。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