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10

拆解碳中和環保假象

近日社會有不少與「#碳達峰」及「碳中和」相關的討論。究意這兩個詞語作為解?以實現「碳中和」為目標又是否能真的紓緩全球暖化?

「碳中和」這個詞語是指「碳排放量」被「碳吸收量」抵銷,初時用於企業,而近來多是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保承諾,例如香港就承諾於2050達至碳中和,而中國就承諾2060年達至碳中和。

但我們要小心去處理「碳中和」概念。現時達至碳中和的方法方法主要有兩種:

1)利用碳補償來吸收釋放出來的碳,例如通過種植更多的樹木。或者向有碳排放限額的國家或組織購入排放限額;例如未來3年,國家A為了經濟發展而要加多一個天然氣機組,而機組運作後的10年,每年會排放1億噸CO2,那麼為了實現碳中和,就要找一幅很大的土地,去種樹,務求可變成一個大樹林,每年可吸收1億噸CO2。

2)從源頭減少釋放碳,例如以100%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,並將能源效益極致提高,說的是全面全方位的改進,不限於發電,還包括運輸、建築、製造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
今年九月,冰島世界最大的碳捕捉與封存工廠落成,叫做Orca。這間工廠,預計每年能轉換4000噸二氧化碳,相當於790輛汽車的一年排碳量。相對於一個國家的排放量而言,只是九牛一毛。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CO2, 是遠遠大於樹林吸收能力,所以是很難找到以百平方公里計算的土地去做到100%碳中和。就算真的有土地,發電廠機組運作一定早於樹木成長成林,那麼就會有10年時間差。近年也有公司專門在落後地方種樹,去賣「碳排放配額」給污染企業,這些狀況是十分兩難,若無商界去種樹,當地政府又未必會種;而這種賣配額,只是碳中和的「假象」,該污染企業在其工廠一樣大量排放CO2。

最後,科學上,碳排放後,CO2會向上升,上到大氣層已有增温效應,地下的樹是否能吸得足,相信已因為之前說的時間差而大打折扣。

第二類的「碳吸收」是建造風力塔、太陽能板。它的邏輯是,若用風力發N度電所產生的CO2,比對若以用煤同樣發N度電所產生的CO2,用作虛擬抵銷。而而這種「抵銷」方法十分牽強,因為種樹起碼能真的吸收CO2;而風車、太陽能板是從來都不懂吸二氧化碳的。

在這方式下,只有一種情況是勉強能叫做抵銷:就是某個地方完全是用煤,而該煤電廠永久停運,換成風力發電去代替。可惜,現實並非如此,現實是某地即使加多一個風力塔,其煤電廠仍繼續運作,新加的風力塔是用作未來新增的用電需求。如此,新增的再生能源設施只用作抵銷未來新增能源需求的碳排放,而非可用以抵銷原來用作碳中和的項目。

總括來說,最有效去紓緩全球暖化的方式是直接減少國家總碳排放量,但你會發現很少國家願意作此承諾。2020年,因為疫情很多國家停工廠運作及停飛機飛行,因此錄得全年碳排放比2019年少,但此狀況只是逼於無奈,很少國家會自願去做減排承諾,只願做碳中和承諾,原因是碳中和其實是會令碳排放上升的,因此一個國家可以繼續排碳發展經濟。

顯而易見,各國在蘇格蘭氣候大會所說的2040、2050、2060年碳中和承諾,是「遠水不能救近火」,就好像「明日大嶼」及「北部都會區」一樣,現在需要的是實現2030年的減排承諾,而不是碳中和承諾;還要所有國家,當然包括中國,作為最大排放國應有更大承諾,以今年2021為「碳達峰」,2022就要開始逐步減排。

留言